- A+
经济放缓令全球货币政策转向宽松
经济参考报
日前,美联储高层释放了计划降息的“鸽派”信号,印度、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则已经相继降息,笔者认为,全球“降息潮”有望就此正式拉开序幕。综合看,可能到来的全球经济显著放缓,是本轮全球货币政策转向的主要诱因。
6月4日,美联储主席和副主席双双表示,“将采取适当政策支撑经济增长”,被市场普遍解读为要降息。一项预测美联储决策较为精准的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数据显示,年内降息概率已超过90%,降息两次及以上的概率超过70%。因此,没有意外的话,美联储年内降息几成定局。鉴于美联储一直强调保持耐心,且美国经济短期内尚难陷入衰退,预计降息最快也要到三季度。对比之下,欧央行原计划的加息还没开始就已结束了,并于今年3月推出了新一轮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日前澳大利亚首开近几年来发达经济体降息的先河;印度则年内已经降息3次。
归因来看,经济走弱是全球货币政策转向宽松的主因。数据显示,年初以来,最能表征美国经济动能的私人消费和私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显著下滑,最新的5月美国制造业PMI也回落至2016年10月以来最低水平,而以德国为代表的欧元区经济已疲软了数月之久。事实上,去年底以来,包括美联储、IMF、世界银行等在内的主要机构都把全球经济下滑归因于美国挑起的贸易摩擦。
再看中国方面情况,接下来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相机抉择,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也将成为政策备选项。一方面,去年以来,我国已经6次降准并创设了定向中期借贷便利进行“定向降息”,可以说,我国货币政策基调总体上趋于宽松。另一方面,随着美联储降息通道打开,我国货币政策宽松的空间也就大了很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日前也公开表示,我国政策还有很大空间,如果事态恶化,货币政策将有效应对,中国的利率、存款准备金率还具备充足的空间。具体到短期,鉴于6月份银行体系内有较大的流动性缺口,预计央行可能采取加大公开市场投放力度等手段确保市场平稳。
需要注意的是,过去每当经济走软,放松货币就成为各经济体的选择,本次也概莫能外。然而,事实表明“放水不是万能的”,典型的就是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全球各国货币竞相宽松但全球经济至今尚未走出困境。映射到当下,2015年至今美国已经累计加息9次并开启了缩减资产负债表计划,但是包括欧元区、日本等经济体并未同步跟随加息,不少新兴经济体甚至继续降息。因此,即将启动的这轮“降息潮”,美国还具备一定的调整空间,但其他国家的选择余地显然小了很多。
当然,对于美国来说,一个“坏消息”就是,美联储一旦真的降息了,很大程度上表明美国经济已经正式走弱,而历史规律则表明,美股表现和美国经济总体正相关。换言之,随着美联储开始降息,未来美股大概率会面临调整。